联系电话

华菱线亿元研发驱动下高端电缆成增长引擎

  华菱线年年度报告。报告数据显示,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1.58亿元,同比增长19.82%,归母净利润达1.09亿元,同比大增26.07%。同时,该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0.60块钱(含税)的现金红利,总计拟派发现金红利约0.33亿元,年度现金分红比例约为30.38%。

  回望过去一年,国家加大了在轨道交通、电力、5G、特高压等新基建领域的投入,同时,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战略新兴领域的投资不断的提高,共同促进了电线电缆行业规模的扩大。与此同时,华菱线缆坚持研发技术创新驱动,建立起了“产、学、研、销”四位一体的技术开发与市场推广模式,一批“高、精、尖”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构筑了广阔的企业护城河。

  在过去的一年中,华菱线千伏中压电缆品类中实现了重大突破;在南方电网累计中标额达到2.9亿元;同时,公司新增了架空绝缘导线品类的资质,并通过了国家电网总部35KV电缆的核实。

  其中,航空航天及融合装备用电缆具备较高的市场壁垒,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公司方面指出,“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时期,随着我们国防支出持续增加以及融合装备用特种线缆及组件国产率提升,预计2027年市场需求规模将超百亿元,市场需求规模逐年提升。同时,商业航空、航天的发展,也打开了航空航天电缆的增长空间,东方证券此前指出,2023年,中国商业航天迎来了真正的元年,产业链开始成熟,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需求慢慢地明确;2024年,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商业航天正式摁下加速键。在其看来,目前中国合计规划三个“万星星座”,将陆续带动产业链各环节的需求上升。

  航空航天及融合装备用电缆也是华菱线缆寄予厚望的高潜力赛道。此前的3月14日,华菱线缆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拟现金方式收购湖南星鑫航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后者是国内稀缺的航天新材料供应商,在客户资源、营销渠道等方面与华菱线缆有着非常明显协同效应,同时,双方在技术整合后,有望在航天军工领域推出高的附加价值的集成产品。

  我国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相关电线电缆需求的迅速增加。据了解,在电力新能源领域,华菱线缆积累了国网、南网、陕建新能源、中车风电、国华能源、中国安能等重点客户。2024年,在光伏方面,华菱线缆成功入围华润电力的短名单,实现了华电昌都、关岭光伏发电项目超过8500万的订单;在风电领域,公司入围了明阳智慧能源和远景能源的短名单,并且进入了宁德时代的采购短名单。

  公司推出的高性能耐扭转机器人线缆轻型、柔软,耐扭转性能好,弯曲寿命2000万次以上,可应用于机器人手臂等对耐弯曲性、耐扭转性、耐滑动性要求比较高的移动部位,对抵抗腐蚀能力要求比较高的深海机器人等。

  2024年,华菱线%,金额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目前,公司共有12项主要研发项目,其中多个项目走在国内最前沿、完成后有望填补国内空白。

  据了解,华菱线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支以高级工程师为领军人物的电线电缆研发技术团队,近年参与了60余项国家、军用、行业标准、宇航规范及团体标准的编制。2024年,公司围绕国、省重大战略需求,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解决了军工、特缆领域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截至2024年12月31日,企业具有已授权的有效专利共345项(其中发明专利54项)。

  在航空航天及融合装备领域,华菱线缆参与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空间站建设项目及各种战略型号的配套。过去一年,华菱线缆完成了航空用铝合金导线的国产化鉴定,目前,公司正在研发用于某超大型运输机用航空用的大截面铝线,据公司方面介绍,该系列新产品采用国内首创的全链路自主可控技术,实现从基础原材料到生产装备的完全国产化,其性能指标已达到进口替代标准。项目成功实施后,将一举奠定公司在航空线缆领域的领军地位。

  除了技术实力,华菱线缆还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著称。华菱线年的湘潭电缆厂,后者曾是全国三大电缆厂之一,其“金凤”商标也是国内电缆行业历史最为悠久的品牌之一。改制后,华菱线缆坚持“诚信国企,品行天下”的经营理念,在品质管理方面建立了成熟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近年来被评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装备保障部集团级合格供应商(2019年—2022年)。同时,公司还将航空航天及融合装备产品的管理要求和理念延伸至民用产品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上,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与信赖。

  过去一年,公司海外市场业务增量显著,实现收入约2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50%。